老實說, 最近比較常看台灣拍的電影之後,
對於一些歐美尤其是大動作的片子頓時失去了興致,
有些台灣的電影, 有著不同的感覺,
這次去看了『愛的發聲練習』,
在看之前, 沒有任何預期, 沒找任何雷,
只想得到純粹的觀影的感覺,
小貓的故事,
老實說我沒有很喜歡大S, 但至少她演過的一些偶像劇我都略有看過,
她的演技是很不錯的, 至少演什麼可以像什麼, 不會不知所云,
雖然開頭小貓跟阿良的愛情故事, 真的讓我越看越不知道,
不過最終因為阿良的出櫃, 也能理解一開始他的舉動跟作法,
我們最終都是想要成為那格子當中的小小的幸福,
因此在最終小貓懷孕了, 阿良也負起責任地承擔說著搬家吧!
縱使不能給小貓男人才能給的幸福, 但至少, 家人般的保護是可以的,
那不是愛情, 但是是第一號家人所能提供的保護跟照顧,
從那個"應該是"宜蘭傳藝中心的小屋子逃離,
小貓選擇跟阿良找個地方同居, 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,
但因為聯考失利, 阿良去當兵了,
小古也因為援交而進入小貓的世界,
其實小古是個謎般地男性, 他也在網路上狩獵,
或許他對於現狀的婚姻不滿, 也或許他只是想玩玩,
當小貓跟小古上床後, 我才明白小貓跟阿良並沒有做過,
才明白阿良其實對於小貓沒有特別的性衝動,
也就能明白阿良為何能接受學弟的愛,
所以他才開始吸煙, (我朋友說吸煙這個動作跟含某物有關...Orz)
小古的故事比較曲折一點,
因為他們彼此充滿著許多慾望, 對彼此的欲望, 對性的欲望,
倒是消弭了對於現實的不安, 彼此在一起的時間就像是作夢一樣,..
彼此能沉溺在彼此的情愛中,
我特別喜歡張孝全的腹肌>/////< (叔叔有練過~)
小古給小貓錢之後, 那段小貓的話很令人莞爾,
妓女也都做過, 最後誰也沒有因此而跟誰在一起,
我很喜歡這句話,
大概是諷刺人生無法事事如意吧,
就算我們認為很愛一個人, 最終, 也不見得能跟他在一起,
最起碼能把握當下的幸福, 那就足夠了,
sunshine的這一段, 我覺得只能稱作多餘的片段,
其實 小貓的心中以容不下更多人了,
她自己也不了解她是不是愛小古, 還是愛阿良,
但是她還是願意跟阿良在一起的原因, 大概是因為"家人"的關係,
然而, 小古是她最初的男人, 應該也是唯一的男人,
(當然不能確定中間這十年她有沒有跟其他男的尬過XD)
很肯定的是, 她一直想要擁有個孩子,
我一直在想, 這是在思量什麼呢? 她想要擁有什麼呢?
小古說著: 你知不知道這句話會讓一個男人冷掉,
因為他是一個拒絕束縛的男人, 所以無法理解為何小貓"需要"孩子,
已經知道她想要一個小小的幸福, 這個阿良跟妹妹還有二太太(XD)可以提供,
而他們所欠缺的, 大概只是屬於小小的幸福底下的更小的新生吧,
sunshine提供小貓一個簡單的遮雨棚,
但因為小貓見過他的父母, 知道他的背景,
反而對於彼此的關係更退縮了, 因為她知道她配不上sunshine這種高貴的人格,
或者是說, 她知道自己不想過著說謊的人生,
於是她沒有告訴小古, 沒有告訴sunshine,
就跟她自己現在的家人一同離去,
我覺得, 對於這世界上的情慾, 其實有時真的很難明白,
阿良跟小貓相識在懵懂無知的青少男女時期,
當時其實兩個人也不知道什麼是愛,
所以阿良就算對小貓沒有性的衝動, 也願意保護小貓一輩子,
他認為他有責任,
小古與小貓相識在紊亂的網路聊天室,
雖然從小古身上理解了"愛, 從性而來",
但也知道愛是不能單單由性而來的, 否則為何小古不夠愛他太太呢?
這時的愛是迷惘, 是理解, 最終是無法控制,
所以後來小古不準小貓在跟哪一個野男人亂來,
但是他自己當初也是那一個野男人啊:P
性的附加產物, 是繁衍的必需,
人類之所以跟動物不一樣, 是我們不發情(也可以說天天都發情?)
動物只有在發情期才會性交, 而人何時何處都可以, (雖然有附加條件XD)
小古可以因為性而跟小貓在一起, 進而發展出感情,
而小貓所求的東西, 他又不能給的起, 就是一個孩子,
忽然憶起之前看過一篇文章論起, 其實女性才是演化的優勢者,
因為女性可以繁衍, 可以擇偶(選擇對象而性交),
但是男性不能繁衍, 只能對自己有興趣對象而性交,
所以男性是比女性還難性愛分離的? (這點我突然有解釋的論點)
Sunshine跟小貓應該是段美麗的錯誤,
一個認為不用在愛的女性, 另一個則是天真浪漫的聾子,
我覺得這一段只是表現出小貓對於正常婚姻的恐懼感吧,
一開始她認為的sunshine應該也如她一般有了一些殘缺,
只是後來發現sunshine只是身體殘缺, 但其他一樣也沒缺,
跟她相反的是, sunshine有個健全的家長,
她以為sunshine可能是個避風港, 發現卻沒辦法矇混度日,
縮回去跟阿良的家裡, 他們仍擁有很多很多,
雖然阿良不能給她男人能給的性, 但能給她親情跟友情,
甚至也能一起養育著孩子,
最終也只能這樣而已。
我覺得這部戲讓我對於感情有了更深一層的體會,
到底是愛情, 還是親情, 還是友情, 還是..慾念而已,
在當下的人兒, 可能不見得明白,
遠離了之後, 可能想得更多的更是。
愛的發聲練習: http://leadingcreative.biz/love/
附記:
其實我並不喜歡如果有性向傾向的探討的戲,
裡面的主角通常有原生家庭的痛(比如說父母離婚, 單親, ...)
畢竟我覺得不該認定這類狀況(同性,雙性戀傾向) = 原生家庭有一些狀況,
可惜的是, 目前多數這類探討or文學多數還會傾向寫一點原生家庭的痛,
家庭的狀況並不完全能影響一個人的全部, 包括性向,
而多數人牽扯到這點其實很容易造成他人的誤解。